回外婆家天黑看不清路?两名高一学霸研究半年,做出“人造夜光石”,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时间 • 2025-07-21 18:43:21
这个
乡村
材料
夜光

回农村老家,夜行时看不清路怎么办?

这个春节假期里,宁波镇海中学两名高一男生邱奕博、陈飞扬花了很多精力,研究为乡村道路设计一种“人造夜光石”。目前,这项已开展半年的项目,正在申请专利。

回外婆家的路黑漆漆

能不能有一盏“夜光灯”?

他俩的研究项目《“安全卫士”—乡村公路蓄能自发光警示材料研制》,是从2023年暑假开始的。

邱奕博和陈飞扬

邱奕博说,他老家所在的浙中地区,乡村公路基本处于山区,路上照明设施不够完善。“每次到外婆家探亲时,走在路上总是黑漆漆,看不清楚,特别是临水、临崖、长下坡等路况都很危险,感觉夜间出行有安全隐患,所以开始研究这个课题。”

两位同学收集资料发现,现在乡村里的夜间交通安保设施主要有两种,反光标识和路灯。

反光标识只有在车灯照射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如果一个人骑自行车,则比较难用肉眼看到反光标志,有时就会造成安全事故。而路灯照明,则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后续维持费用,且消耗巨大的电能,不符合国家现阶段提倡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即便使用的是太阳能路灯,但易受天气等影响,且后期维护成本高,目前运行情况也不尽理想。”陈飞扬说,

能不能有一盏环保耐用的“夜光灯”?这成为了两人的目标。

做了100多次实验

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去年暑假,课题开启后,两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做试验,还去实地路况调研和相关企业走访。

“市面上有荧光涂料,但是在野外环境中,要承受温度、湿度、紫外线、盐雾以及酸碱环境的侵蚀,所以需要有高强度、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且要有足够的发光时间。”邱奕博说,半年来做了100多次实验,终于制成合适的材料,并能保持长时间发亮。

这个月,项目申请了《一种道路警示桩》的国家专利,目前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邱奕博说:“人造夜光石—乡村公路警示材料这个项目,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背后,那种不断精益求精的科研追求。在遭遇挫折后,我们也在不断寻找新方向。我们不断优化材料的配方,最终提高了夜光石的发光性能,更环保了。”

目前,这个课题已经获得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被推荐到全省参赛。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