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天内,中非双方把这些事敲定了!
12月9日,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本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
/隋鹏飞/
签署11项务实合作协议
会上,隋鹏飞介绍,本次论坛凝聚了中非农业合作共识、增进相互了解、总结了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单位和企业签署了共11项务实合作协议。
在落实北京峰会涉农成果方面,达成4项成果。其中包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非洲联盟委员会关于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推动中非农业合作机制化;将与非盟共同成立了中国—非盟农业合作委员会,定期举办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与非盟达成共识,将共同编制《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及行动计划。
在科技合作方面,签署了3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签署了《中非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刚果(布)农牧渔业部、FAO、IFAD和WFP签署了《木薯价值链提升五方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经贸合作方面,签署协议启动了4个项目。其中包括:碧桂园集团、袁氏种业有限公司马达加斯加农业产业园项目,将投资5000万美元在马达加斯加建设农业产业园,形成年产4000吨杂交水稻种子产能;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埃塞俄比亚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投资5000万美元在埃塞俄比亚研发生产口蹄疫疫苗;中铁七局塞内加尔农业开发项目,将投资3000万美元在塞投资扩建一处榨油厂,促进中塞花生及花生油贸易。预计年对华出口花生5万吨,花生油2万吨;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公司、中肯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埃塞俄比亚芝麻国际订单农场合作项目,预计年对华出口芝麻1万吨以上,为埃塞年创外汇超1700万美元。
继续推进,落实7方面成果
隋鹏飞透露,下阶段,中国农业农村部还将与非方重点推动落实七方面的成果:
①与非盟共同编制完成并于2021年7月前正式发布《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
②与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加纳等非洲国家农业部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双边农业合作机制。
③于2021年底前,继续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专家。
④未来3年为非洲培养1万名农业人才。
⑤深化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打造中非农业绿色技术联合研发联盟,合作建立中—非(肯尼亚)重大跨境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埃(及)农业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及能力提升平台、中—(埃)塞俄比亚杂交谷子联合研发中心。
⑥与南非、苏丹、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津巴布韦、加纳合作开展农产品加工和进出口标准对接,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
⑦推动苏丹、乌干达、赞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农业示范园提质升级,支持非洲建立生产—加工—营销农业全产业链,未来5年推动在非新建一批农业产业园区。
隋鹏飞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多边主义,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开创中非农业合作事业新时代,共同致力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实现2030年议程可持续发展目标。
编辑、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