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臭水”风靡校园?医生:可能引发肺炎|来听新闻

时间 • 2025-07-24 09:33:15
6月
全国

要闻速览

○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

○明确预付式消费中无效的“霸王条款”最高法公开征求意见

○放鱼啦!3000余万尾水生生物苗种游进黄河

○《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出炉!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7省市建筑垃圾违规处置等问题

○今年我国累计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

6月6日,话题#别养臭水了可能会得肺炎#登上微博热搜。不少读者可能会好奇:“养臭水”是什么?怎么会出现在校园?在成年人还不知其所以然时,这种新型的“游戏”却已经悄悄在学校风靡了。

“养臭水”就是将各种物体、液体、原料密封在瓶子里,等待发酵之后爆炸的过程。“臭水”臭得五花八门,因为DIY臭水的材料令人匪夷所思:唾液、牛奶、蟑螂、苍蝇、蚊子、老鼠尾巴、生猪肉、护手霜……

这些毫不相干又令人掩鼻的物品加到一起,可想而知味道会有多么难闻。但是,原本应该让人避之不及的臭水,却出现在教室里。有越来越多学生,制作“臭水”,然后等待液体发酵之后爆瓶而出的时刻。在社交平台检索发现,有不少分享制作“臭水”的帖子,“臭水”的配方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突破想象。

图源:某社交平台

医生表示,孩子们“养”的这种臭水成分不一,也无法准确判断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养臭水”时由于它会不停地发酵,所以可能会产生硫化氢、甲醛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如果被吸进呼吸道,就可能导致中毒,造成孩子恶心、头晕等不适。并且,臭水里还可能会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如果孩子在接触后不及时清洗双手甚至直接进食,就可能导致消化道感染,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同时还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疼痛。

北大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谭星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臭水中有大量包括细菌在内的微生物,一旦发生爆炸,就会形成“飞沫”,如果伴随空气流动进入呼吸道,就会造成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能诱发肺炎。此外,如果臭水不慎溅入眼睛,与黏膜接触,也会造成局部感染。如果被误食,则会造成肠道感染。

“臭水”在学校爆炸,如果造成损失该怎么办?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表示,孩子在学校闯祸并给他人造成损失,根据不同情况,家长和学校都有可能单独或共同承担责任。

虽然家长和老师明确阻止这种行为,可不少孩子仍然执迷于此。有网友认为,学校老师一定要强调纪律,严禁“养臭水”。也有网友认为,孩子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和跟风的心理,其实对它的危害和后果没有概念,一味禁止容易引发逆反心理。也有网友呼吁,小孩难免会有恶作剧和整蛊的行为,不如多开科学课,正确引导孩子的探索欲。

来源:半月谈、中国新闻网、红星新闻

三农

快评

晒粮、通行,一个都不能少!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详情↑

三农新资讯

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出台类立法项目包括:拟报国务院审查的法律草案2部;拟报国务院审查的行政法规2部,分别是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拟由自然资源部发布的部门规章4部,分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划拨用地目录(修改)等。

放鱼啦!

3000余万尾水生生物苗种游进黄河

6月6日,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山东省东营市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水生生物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出席活动并讲话。今年是农业农村部连续第10年在6月6日组织全国水生生物同步增殖放流活动,本次活动向黄河口水域投放鱼虾蟹鳖等水生生物苗种3000余万尾。【详情】

今年我国累计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

6月6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今年我国已累计灌溉供水5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实现应灌尽灌,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国债资金支持的1197处灌区建设改造项目开工率已达九成,灌排体系进一步完善。

民生资讯

明确预付式消费中无效的“霸王条款”

最高法公开征求意见

为正确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最高法6月6日发布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20日。

《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出炉!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2956吨/日,比2022年增加了165908吨/日。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0个沿海省(区)市。海水淡化水的主要用途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详情】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

7省市建筑垃圾违规处置等问题

6月6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曝光典型案例,聚焦7省市建筑垃圾违规处置等问题。督察组指出,上海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大,工程渣土和泥浆的产生量常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市内私拉乱倒问题突出,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多发,全过程管理制度落实不力。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监管不力,违法违规处置问题频发。【详情】

范范

而谈

一路麦收,一路遇见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中国三农发布麦收天团跟随麦子成熟的脚步,一路欣赏麦浪滚滚,倾听农机轰鸣,感受农机手们跨区作业的酸甜苦辣。这其中有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社会百态

来自月球的高考祝福!

嫦娥六号祝福考试“高中”

6月6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账号发文,“小六在月球祝愿广大学子蟾宫折桂,都能高中!”(新华社快看)

高考前牛顿像上摆满苹果

网友:这就是“零食”抱佛脚吗?

近日,广东东莞,高考前学生带零食去向学者塑像祈愿,牛顿塑像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苹果,看得出来大家对物理分数充满了渴望!网友:这就是“零食”抱佛脚吗?(半月谈)

80岁老人公园清唱,穿透力十足

近日,山东临沂,80岁老人公园清唱《沂蒙山小调》,嗓音干净,一开口穿透力十足。网友表示,“仿佛看到了高山、田野和可爱的战士”。(新华社)

网友互动

Response

今天是2024高考第一天,又一批学子奔赴考场。高考承载着一代代学子的青春与奔赴,那些有趣的、温暖的或是紧张的高考记忆在很多人的青春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你或你身边的人有参加高考的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农视网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定制笔记本和鼠标垫各一个。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直播预告

产粮大省“县”在丰收——走进河南浚县

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10的粮食、超1/4的小麦。粮食总产连续7年超过1300亿斤,是全国主要粮食净调出省之一,每年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中原粮仓”如何力战“三夏”,夺取丰收?产粮大县河南浚县如何做到“黎阳收、顾九州”?直播时间:6月7日下午5:00,敬请期待。

今日小知识

吃坚果有助于缓解疲劳

当人们感到疲劳、提不起精神时,营养专家建议可以适当吃一些核桃、开心果等坚果,可以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为大脑注入能量。许多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在为身体提供能量的同时,还能帮助提高记忆力。在工作间隙适量食用一些坚果,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天气

6月7日08时至8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西部、青海南部、华北北部、川西高原北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北部和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7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