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战疫必胜贴”!网友:太乖了!

时间 • 2025-11-09 16:31:37
必胜
社区

7月20日上午,成都市青羊区黄田坝街道开始了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华兴社区党委书记张雪蓓注意到,人群里一些年轻人和小朋友话里话外都是:“必胜贴”。

原来“必胜贴”由黄田坝街道制作,图案有代表青羊的“羊”,还有街道的“航空”底色:小羊戴飞行员眼镜、开飞机,甚是可爱。“必胜贴”会发给参与采样的居民,做完后贴在家门上,方便社区工作人员“扫楼”时,根据门上的“必胜贴”来判断核酸检测的参与情况。

意外的是,这个为提高社区人员“扫楼”效率的“贴”,在网络上被点赞,有趣的设计还被认为是一种生活美学。

▲社交媒体上,网友关注抗疫“必胜贴”

“必胜贴”的初心:

为社区打通“痛点”

从2020年初至今,成都经历了多轮疫情。华兴社区党委书记张雪蓓介绍,抗疫时每次社区都会安排一个小组:“扫楼组”。“扫楼组”的工作就是在全员核酸检测时,去爬楼、挨家挨户敲门,确认每户核酸采样的情况。成航社区党委书记陈毓莉告诉记者,如果发现有人没有做,要详细询问情况,“全员核酸嘛。”

一趟扫楼的时间不确定。张雪蓓表示,华兴社区常住人口在一万人上下,“扫楼组”约有120名志愿者,由党员和居民积极分子、街道办下沉人员、社区报到党员以及部分社区商户组成,“一遍梳理完,至少需要5个小时。”

▲居民领到抗疫“必胜贴”

“希望为社区人员提高效率,减少对居民打扰。”张雪蓓深刻感受到,需要一个新的方法来打通“痛点”。7月17日,黄田坝街道开展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必胜贴”开始上场。

“必胜贴”诞生:

一只戴飞行员眼镜的小白羊配不同图案

最初,设计“必胜贴”是青羊区黄田坝街道办主任于楠和她的小伙伴们的想法。于楠告诉记者,黄田坝街道办为辖区七个社区设计了不同的图案,并且每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图案的颜色都不一样,“第一次是红色,第二次是橙色……”

▲抗疫“必胜贴”

图案里共同的元素是一只戴着飞行员眼镜的小白羊,胸前有“太阳神鸟”。“羊代表青羊区,同时考虑到航空是黄田坝街道的特色。青羊区航空新城是成都航空产业‘一核、一极、多点’战略中的‘一核’,黄田坝是航空新城的主战场,所以加入了相关元素。”不同社区的贴纸图案会有不同,有的开飞机,有的身穿飞行夹克,还有的牵着匹绿马。”此外,之所以被称为“必胜贴”,还在于上面“抗疫有我战疫必胜”的字。

▲黄田坝街道办微信公众号上,对抗疫“必胜贴”的介绍

一种“打卡”新场景:

开开心心做核酸,拥有一个“必胜贴”

张雪蓓告诉记者,居民做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会向他们发一张“必胜贴”,回家后贴在门上。陈毓莉也表示,核酸检测的同时,“扫楼”工作就开始了,而这次方便了许多。“根据门上的‘必胜贴’来判断核酸检测的参与情况,不一致时才需要敲门或电话回访。”

▲抗疫“必胜贴”,居民贴在门上

不知不觉中,事情朝更好的方向在发展。7月20日上午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时,陈毓莉发现,排队做核酸的人的情绪和以往不大一样,“尤其是年轻人,感觉他们充满期待,积极性很高。”

▲工作人员发放抗疫“必胜贴”

线下市民做核酸检测的积极性更高了,线上评论也多了。于楠的朋友给她发来截图:社交网站上,“必胜贴”成了年轻人“打卡”的新场景,“太可爱了,一把爱住”“飞天羊,好棒”,大家在网上评论道。

▲社交媒体上,网友关注抗疫“必胜贴”

居民点赞:

工作更具“美感”、大家更方便

“很意外。”于楠表示,不过,她们也乐意见到辖区居民做核酸时的心情更舒适。

▲社交媒体上,网友关注抗疫“必胜贴”

记者注意到,有社区居民觉得,“必胜贴”也是一种生活美学。还在读大学的小赵家住黄田坝街道,他不光是这里的一名住户,同时也是社区志愿者。他告诉记者,“必胜贴”经过艺术化、生活化的处理,让社区志愿者的工作更具有“美感”,“可以更好的辅助社区工作。”

▲社交媒体上,抗疫“必胜贴”引讨论

除了“美感”之外,42岁的王先生认为:“贴在门上,社区工作人员看到后就不用再敲门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于我们也好——夏天在家穿着清凉,开门也不方便。”

▲社交媒体上,抗疫“必胜贴”引关注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疫情快点过去,居民都健健康康。”于楠感慨。

红星新闻记者彭亮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