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发现奥密克戎新分支?专家回应|来听新闻
语音播报2022.04.04语音播报2022.04.04
12:07未知来源
播放
4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疾控中心在疫情发布会上介绍,该市发现奥密克戎BA.1.1进化分支,在多个数据库中均未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序列。尽管苏州市疾控中心强调,需要一定时间来分析比对才能公布进一步信息,但这个新变异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不少猜测,登上热搜。国内出现了此前未有的奥密克戎新变异?新冠病毒是不是又进化了?疫情还防不防得住?
尽管苏州市疾控中心强调,需要一定时间来分析比对才能公布进一步信息。但这个新变异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不少猜测,登上热搜。
仅凭测序相似程度判断为时过早
记者连线采访了国家级数据平台的一位病毒学专家,专家表示“‘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序列’,这样的说法不够科学。”该专家表示,首先,该报道想表述的意思应该是“高度相似的序列”,在生物进化研究中,“同源”只能被描述为“是”或者“否”;其次,“高度”的含义不够精确,99.9%和99%都可能被认为是“高度”,但是这两个相似性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序列数量变化高达200多个核苷酸;最后,基因组序列变化并不意味着病毒的传播力、感染力、致病力等必然会发生变化,不能仅仅根据序列差异数量判断是否出现新的流行变异株,而应进一步分析序列变异有没有引起对应氨基酸的变化,这个变异又发生在哪个蛋白上,如果是重要蛋白是否在关键区域。只有这些都研究清楚了,才能够知道新的毒株可能产生的后果。
是否为“新分支”目前尚不确定
苏州市疾控中心通报中提到,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进化分支,是不是说明已经变异到一定程度了呢?
“对于新冠病毒的新分支,国际上有不同的定义。”该专家对记者表示,有的定义比较粗放、有的比较细致。学术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设立了不同的标准。
“新分支”不足为奇有可能“自生自灭”
“此轮本土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按照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出现2个左右的变异是正常的。”该专家表示,但并不是说新冠病毒一出现新分支就都会变成厉害的变异株,只有比较“适应”的病毒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即便存活下来,也未必会发展成为主流毒株。
“如果你去回溯德尔塔毒株,会发现它有很多分支AY.1、AY.2……AY.133,但最后成为主流的只有几个。”该专家解释,大量的分支在流行的过程中“自生自灭”。因此,即便是出现一个新的分支,那也无需过度恐慌,分支最后未必会形成主流,也很少会发展为更具感染力和致病性的毒株。
重要的是大量采集当前各地新冠阳性人员样本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密切监测变异情况,及时发现主流毒株,研发有效的疫苗、抗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实现对疫情的防控。
来源:科技日报
三农
快评
清明祭扫要“温度”,也要顾安全
清明将至,亲往墓前,除草培土,祝祷献花,缅怀先人,是华夏子孙的孝道礼仪。而当前疫情形势继续吃紧,各地纷纷升级防控政策,“48小时核酸”已成为多地标配。清明能不能返乡、能不能现场祭扫,很多人心里都打了问号。近日,民政部在对清明祭扫保障工作部署时提到,既要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努力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
安全是必须要守的底线。眼下国内部分地区的疫情还较严峻复杂,社会面传播扩散和外溢风险比较高。清明祭扫活动难免引起集中出行、人员聚集,对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无论是中高风险地区,还是低风险地区,都绝不能有半点松懈,确保祭扫安全是第一准则。
“温度”是必须贯穿的内核。千百年来,清明这个节日被赋予了慎终追远的文化意蕴,成为人们寄托哀思、追忆逝者的重要时刻。近期这波疫情,各地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祭扫管控规定,不能简单地进行“一刀切”,要考虑到大众的情感需求,本着人性化服务原则,结合属地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群众的祭扫愿望。
如何在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要求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在清明节里更好地祭奠亲人、缅怀先烈,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能力。目前,多地相继发布了祭扫规定,有的暂停了现场祭扫,有的要求现场祭扫需提前预约,有的要求将人数控制在最大承载量的一定比例内、控制每户祭扫时间,还有的推出网络祭扫、代祭扫等服务……凡此种种,通过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习俗保驾护航。在后续落地过程中,需要各地压实责任,充分协调,精准施治,以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准的原则来迎接这场大考。
当然,祭扫在心不在形,别样清明一样情。广大民众也需领悟清明节的本意,祭扫只是一种形式,心意才最为重要。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审慎安排当下祭扫活动,摒弃落后的陈规陋习,自觉践行无烟祭奠、鲜花祭奠、网络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农村地区的朋友也不可放松大意,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过一个绿色、文明、安全的清明节。
三农新资讯
水利部:确保2022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
4月1日,水利部召开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水利部门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巩固水利扶贫成果的头号任务。扎实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确保2022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进一步提高水质保障水平,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立、治”工作,加强水质监测检测。
农业农村部:全面开展农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4月2日,全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全面开展农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农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十七部门:逐步实现进城务工青年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相关意见。意见提出,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巩固控辍保学成果,逐步实现进城务工青年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让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同时,意见还提出,健全青年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聚焦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失业青年等群体,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实现知识更新、技能提升,为青年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
民生资讯
民政部:中高风险地区暂停集中祭扫等集体性活动
当前疫情多点散发,民政部要求对中高风险地区暂缓开放殡葬服务机构祭扫服务,暂停集中祭扫、骨灰撒海、守灵告别等集体性活动,以防发生聚集性感染,但要想方设法开辟网上祭扫、代客祭扫等渠道,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对低风险地区或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采取预约分流、分时段祭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法,满足群众正常的祭扫需求。
退役军人事务部:不得损毁或随意处置烈士遗骸或遗物
退役军人事务部日前印发《关于稳妥开展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稳妥做好失踪或无名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保护工作。发现或挖掘的疑似烈士遗骸应当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经鉴定确认为烈士遗骸的,应就近在烈士陵园及时妥善安葬并举行安葬仪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发掘烈士遗骸或进行鉴定,不得损毁或随意处置烈士遗骸或遗物。
上海市民核酸应检未检将被依法处罚
日前,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好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通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要求广大市民支持理解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所在街道社区或单位通知要求,分时段有序参加核酸筛查。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妨碍疫情防控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上海公安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会百态
厉害!3岁萌娃写书法如有神助
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个3岁萌娃写毛笔字行云流水的样子让网友大为惊叹。孩子妈妈称,自己写书法时,孩子经常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看。小朋友1岁多就划出了一个字,当时妈妈也挺惊讶的。(人民视频)
男子坠崖荒野求生5天奇迹生还
3月28日,广西河池一男子独自驾车运送货物时发生意外,连车带人坠下悬崖。因手机摔坏无法报警加上迷路,男子只能喝雨水、吃野果维持生命。5天后才被村民发现送医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和情绪稳定。(四川观察)
上门采核酸医务人员帮隔离大爷喂鸡摘菜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上门采核酸的医务人员帮隔离大爷喂鸡摘菜的视频走红。医务人员王女士称,当时和同事两人一组给隔离村民采核酸,大爷不能出门,她们就顺手把大爷家的鸡鸭喂了,还帮大爷摘菜,拔窝笋叶子给鸡鸭吃,这样顺手的事情她们常做,小事情能帮的都会帮。(人民视频)
今日提示
清明节气为什么要放风筝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在享受春日里喜悦的同时,还能强健体魄。民间说,待风筝飞高时剪断线,任凭风筝飘走,寓意着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带走。对于每天看电脑、刷手机、久坐的上班族,放风筝也是一种健身方式,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视力,放松身心。
网友互动
Response
清明节收到一条“清明节快乐”的信息你会怎么想?有网友表示“怪怪的”,有网友觉得能理解。清明节到底能不能祝福节日快乐?其实,清明节的主题不光是扫墓,还有踏青。古人就经常在外出祭祖之后踏青插柳,传递的是一种豁达的生死观。所以,我们去祝别人清明节快乐的时候,也代表着我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你会在清明节送上节日快乐的祝福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或者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农视网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倾心定制的马克杯一个(颜色随机),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精美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天气
4月4日08时至5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5~8毫米)。西藏东部、四川南部、云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局地有暴雨(50~60毫米)。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大部、西藏等地部分地区有5~7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