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名89→28!成都将力争每年举办赛事50项以上
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离不开重大赛事的支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考验,成都的赛事是如何筹办的?“十四五”期间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方面又有怎样的谋划和目标?
4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三城三都”三年建设成效及2021年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成都市以重大体育赛事为突破口,成功举办了99项国际体育赛事。自2019年以来,成功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射击世界杯、202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2024年羽毛球汤尤杯和2025年世界运动会等重大赛事举办权。改写了西部地区从未获得世界综合性赛事举办权的历史,取得了年年有标志性大赛的突破性成就。
面对新冠疫情的“大考”,成都创新举办了全国首场线下路跑活动成都双遗健康跑、首个线下职业赛事中国围棋西南棋王赛、首个近3万余名运动员参加的城市级综合性运动会以及万人规模的成都马拉松。在全球大型体育赛事停摆的情况下,成都还高水平承办了中国女篮联赛、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羽毛球超级联赛、围棋甲级联赛等4项职业联赛和全国射箭锦标赛、中国网球巡回赛全国总决赛等全国性顶级赛事。并以线上比赛形式创新举办中日韩围棋大师赛。
▲成都马拉松
目前,成都已获得6个国际体育组织授予的“黄金主办城市”“卓越贡献城市”等多项荣誉,2019年SPORTCAL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榜单排名由第89位跃居至第28位,进入全国前三,2020年《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国际体育赛事指数排名全国第二。
据介绍,除了将举办多项已申办成功的重大国际赛事外,成都还将创新举办中国·龙泉山CHINA100山地越野赛、中国·成都公园城市户外运动嘉年华等多项自主品牌赛事。同时,成都还将实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品牌赛事引进培育、全民健身活动拓展、青少年体质提升、休闲运动产业发展“五大行动”,努力实现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青少年每人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新增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300处。
“十四五”期间,成都还将力争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赛事50项以上,高质量建成“15分钟健身圈”,本市运动员对国际大赛的国家贡献率稳步提高,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排名有新突破。
红星新闻记者邓文博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