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整治后大学生将无款可贷?中国银行:将为大学生开发风险可控金融产品
规范面向大学生的各类“校园贷”,是近期备受舆论关注的话题。今年2月24日,银保监会、教育部等五部门也就此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多个方面对各地金融监督部门、各高校等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
整治背后,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无款可贷的局面?3月24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中国银行总行消费金融部副总经理赵勇表示,规范大学生借贷并非“一刀切”,为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各商业银行还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在学生确实存在助学、培训等资金需求时,给予融资便利,帮助学生成长。
▲通气会现场杨雨奇摄
“尽管近期教育部、银保监会等部委加大了整治力度,校园网贷清理整顿取得较好成效,但仍有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诱导性营销,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赵勇在会上指出,为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各商业银行应运用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优势和风控能力,开发有针对性、差异化的产品,在学生确实存在助学、培训等资金需求时,给予融资便利,帮助学生成长。
此外,抵制非法校园贷,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发规范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同时,与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诱导宣传、超前消费、高利率、暴力催收不同,商业银行要做到几点:
一是要深化银校合作,与高校共同研究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及营销宣传方案。
二是宣导理性消费。赵勇解释,面对大学生的贷款产品,在宣传上不能鼓励攀比及超前消费、奢侈消费,而要引导学生做好消费规划,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融观。
而在额度期限、利率定价等方面,赵勇强调,要体现小额、短期、普惠特征,引导学生使用贷款进行合理、有益的支出,严格防范过度授信。同时,还需做好大学生权益保护,严防信息泄露,规范催收管理,教育、引导学生主动还款,杜绝暴力催收。
下一步,赵勇表示,中国银行将更加紧密与高校配合,了解客户、把握用途、培养意识,有针对性开发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支持学生能力发展,做到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放心,塑造中国银行高校金融品牌。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